女孩终究是女孩 -正片
手机扫一扫继续看

戒律森严的寄宿学校里,蜜拉品学兼优,相较于其他正值青春期的同侪开始在意服装打扮、对异性产生好奇,她在老师眼里不仅衣着得体、裙长及膝,还是学弟妹的模范榜样。父亲长期离家工作,母亲将心力全投注在她身上,蜜拉背负着所有人的期待,每天恪守着「完美女孩」的框架,直到转学来的神秘天文社男孩闯入生活,情思涌动的她一步步探向被禁止的恋爱之中。
《女孩终究是女孩》的评论

ichweissnicht
@ film forum 妈妈和女儿互相映照,从同一间学校毕业,在同样的校舍经历过十几岁时的脸红心跳。妈妈进入婚姻,生下小孩,不知不觉中变成孤独的陪读家长,女性面前的道路只有成为男性的附属和点缀。妈妈压抑的情绪和欲望被更年轻的男性看见,却又破坏了与女儿的亲密。而女性之间的嫉妒倾轧,归根到底由父权制维护者有意无意造就,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喜欢开头和结尾母女照顾对方的身体(蜜蜡脱毛和精油护发)的场景,我们在世间的遭遇源于这具女性的身体,而这是我们仅有的东西,就像我和你。

Hédoniste
8.5/10 出乎意料,是让我后悔没去主创见面会程度的好看。 虽然这么说又得有人破防,但睁眼看看隔壁吧人家怎么在拍青春早恋荷尔蒙,当我对印度片的刻板印象还停留在载歌载舞时,人家直接告诉你不靠这些照样拍好电影。情感刻画得很细腻。女导演就是最棒的!直面这个时期女生的生理需求,按国内拍又得变成偷吃禁果怀孕堕胎,而电影里女主上网查如何做爱,展示避孕套,发现心心念念的第一次并不快乐,都很有意义也很真实。尤其是母亲的形象太丰满了,最该被珍惜的还是妈妈的爱。 唯二不喜欢的点:男主长得实在不敢恭维,我边看边念you swan he frog! 前面剧情有点拖沓。

20个小明≯
不太理解但大为震撼…

嘟嘟熊之父
选角很妙,被规训的格式与无法抑制的欲望在同一具身体中缠斗。将情节切割至最小单位反复拉扯,随着三角关系构成,叙事速率逐渐提升,精准的节奏掌控力。偏见构成悬念的基底,视角的拨乱反正重构剧作。究竟谁是第三者?是母亲,是自己,还是那些可有可无的男人?值得期待的印度女导演。

shirakawa
#BFI# 近年来少见的刻画女性成长的印度故事,女主角与妈妈的选角非常非常好。映后女主演员说结尾Mira终于意识到其实爱自己的母亲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落点还是很触动,而不是俗套地围绕与男生的情感发展去拍。男生的戏份可以不用那么多,更想看Mira与母亲单独的互动,也许会更好地帮助推进到结局母女一幕。可惜的地方在于摄影比较一般,影像上的质感和韵律没有很好的与情绪配合,大量的中近景显得有些单调。同类型影片会更喜欢猎鹰湖。

咸菜帮老大
驚掉下巴,怎麼做到在兩個小時裡帶到如此多的複雜面向從而抵達不為人知的真實?母女在室內空間的角力看到人倒吸冷氣。

假设现在。
siff 2024 Egyptian 前半段覺得是cheesy的青春期"早戀"故事 後面媽媽線多了之後才明白導演表達 qna導演說 yeah Sri is not ***ing back 我鼓掌超大聲lol 導演說九月北美小範圍公映 沒看懂4:3畫幅 可能和本土化有關?

梁梁丘
精致独特。在纪律严格的校风与事无巨细的母亲的关注下,成长的16岁少女与母亲之间既互生怨气又互相守护的微妙默契,以及少女对同龄男生的情感初探。叙事节奏引人入胜,视听:置景精致,构图和取景角度都很细腻,声音的设计有想法,可以说,女孩所听所感即为电影的环境音。

seamouse
几乎成为路易马勒《爱情重伤》的喜马拉雅性转版
木卫二
《女孩终究是女孩》和《想象之光》里头,都出现了对印度电影的指涉——“一部电影三小时”,“她从来不去(一块看电影)”,本片像是用台湾新电影手工作坊手法,拍摄了一部时差错乱的台湾新世纪青春片(天台、随身听、成绩考试、裙子长度),写一出性与成长教育,慢调子,不厌其烦的母女认同。陆网民周知的印度男性强制压迫,片中不断有出现。对这样一部从生理课本教育认字启蒙般开始,不断以汗毛级特写来拍的扫盲青春片,大概还是诧异而新奇的。至于怎么就爬上了床的狗血桥段,更不能忍的点是,怎么可以不脱裤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