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佩 -正片
手机扫一扫继续看

河马本在非洲,怎会流落南美?又怎说起人类语言,叩问我来自何方、为何讲话、为何被杀等大哉问,仿佛是位哲学家?70年代,哥伦比亚毒枭走私河马,圈养在家当宠物。毒枭死后河马逃窜荒野、繁衍成群,政府认定数量失控、批准猎杀,佩佩成为美洲史上第一只被枪杀的河马。本片以佩佩的死后独白为舵,驾驶狂想飞船穿梭时空,上溯当年莫名渡海来异乡,下述偶遇人类引误解,并将河马的外来种命运化为隐喻,折射出阶级、殖民、独裁等多重命题。
《佩佩》的评论

锵阿锵
1993年,毒王Pablito死于与特种部队的交火,他的包括4只河马在内的私人动物园就此离散,这群入侵物种快活地在南美生活,到2007年佩佩出生时,种群数量已增至18头。成为动物保护主义者、生态学家和哥伦比亚政府的心头刺。两年后,佩佩因离开种群独自流浪,使当地渔民受到惊吓,当局指使猎人将其射杀,成为美洲第一只生于斯死于斯的河马。导演用佩佩想像中的非洲纳米布沙漠的绝美风光、哥伦比亚雨林、野生河马、电视新闻片断、对讲机中的对话和枪射声、空白画面和阴暗潮夜景来制作这部贴图式的影片,最终,被佩佩咕咕哝哝、带点恶作剧意味的拟人讲述贯通成一首哲学诗,讲述对自己起源和消亡的困惑,对这片土地上轮番上演的殖民主义、保护主义和毒品战争悲剧的质疑,讲述一头巨型食草动物在陌生的土地上做为陌生人的短暂一生(096)。

Parity
# 74. Berlinale Wettbewerb 对背景知识要求极高的寓言,影像的处理方式也令人困惑

Mr. Infamous
很丰富,视角、焦带动画幅、色彩、声音不断切换,诉说这片土地的残酷与荒谬。始终不知镜头会把事件和角色推向何方,未知的情绪如同河马潜伏,伺候一击毙命。除却河马这一灵魂所在,朴素的选美也很难忘,五名佳丽希望家乡改善的是教育,道路等等,希望自己日后能成为的,是为女性辩护的刑事律师,是兽医等等。三星半。#北影节14#5,资料馆,5排侧边两个女的,屏摄,玩手机,手表亮屏,说话,走来走去,忍不住制止两次,映后便拿二郎腿和书包堵我出路,巨好笑。那就让你们留名吧。

小植野
【14th BJIFF】素材对背景知识的联觉存在门槛,组织方式则是更加跳跃,大概理解,持续犯困。

Orpheus
7.5。由70年代毒梟走私河馬導致的外來物種入侵問題,映射遍布哥倫比亞甚至拉丁美洲的被殖民歷史、奴隸制與獨裁政治。導演展現出不俗的剪輯和素材整合能力,在劇情—紀錄—動畫—實驗影像間恣意跳轉。通過聲效設計表現河馬話語權的方法與《達荷美》有些撞題,但應用場景更為豐富。

电子盗墓贼
#BJIFF Nº2 非洲来的河马不知怎的会和美国扯上关系,他看不懂电视里的毒枭的葬礼,也不懂得选美比赛,他决斗以后被赶出了自己的领地——其实也不属于自己,然后又被人类驱赶、射杀,随后,他的灵魂升空,呜呜咦咦的唱歌,这是一首给殖民者的歌,给独裁者的歌,给所有人的歌。

冰红深蓝
很有意思的拉美电影,柏林最佳导演实至名归。1.叙事性和实验性兼具,多条时间线切分后一定程度上乱序呈现,但整体看也不太碎,对拉美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话即可大致看懂表层文本与深层隐喻,亦不无魔幻现实主义气调。2.两种视域——生成-动物 生成-游魂,河马视角感知的部分大体属于前者,中段切至人类空间(家宅&公共区域)并间或插入(伪?)纪录影像或河马佩佩动画则可看作后者。3.河马同时作为体验性的主体 回溯性的叙事者,也是勾连人与动物、当下与过往的中介,但缺点是依然无法彻底去除人类中心主义痕迹。4.声画剪辑极佳,写实的段落长镜(尤缓缓的横摇或推拉)与诗意的蒙太奇相交织;较多让人恍惚错视的大俯拍,犹似魂灵飘荡。5.不少空镜极美,一如夕照朝霞、路灯闪电和云拂圆月。6.殖民、社会治理、犯罪、动保、女性议题均涉及。(8.5/10)

圆首的秘书
4.5 用河马走私的真实事件隐喻黑奴贸易之后的美洲历史,随后转入哥伦比亚政治社会批判(与白人殖民的关系;毒枭与政权;选美的社会问题;官僚不作为;最表层的动保)。很有趣的修辞,有点潮汐图的意思。

慎重的豆助
佩佩 你的声音也是他们的
亵渎电影
适合去分析导演的创作思路,他彻底放弃了叙事,用一个河马的故事串联出一些看似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类的故事,这些片段组合之后,产生了神奇的蒙太奇效果,凭空剪出了电影整体的框架和节奏,呈现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它的拍法属于先锋的实验电影,人类的故事片段带着很强的记录片感,虽然没有娱乐性,但创作上能够给人带来新鲜感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