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记录
  • 我的观影记录
蚵丰村

蚵丰村

  《蚵豐村》是導演龍吟的首部長片作品,講述濱海漁村的故事,全片以16mm底片拍攝,除了呈現沿海漁塭的獨特美感,也試圖捕捉傳統村舍與寺廟信仰幽遠的在地氣息。一如台灣島本身雜揉多樣的海國特色,這部片邀請到了不同背景與文化底蘊的創作者,包括俄羅斯攝影師AleyElagin、捷克聲音設計師VojtechZavadil、馬其頓燈光師VladimirDimoski等人,卡司則由「國民老爸」喜翔帶著新生代演員林禹緒、陳莘太同台飆戲。

别名:
Ohong Village
导演:
语言/字幕:
其它
更新:
2024-05-10
备注:
HD
豆瓣评分:6.6

线上看

点击右侧切换线路-->

选择播放源
线路 yh1

蚵丰村的评论

路克爱吃花生

从头几乎压抑到尾,唯有的亮色反而是几次请神时热闹的舞狮和大放鞭炮(当命运多舛时,底层家庭最后能寄于希望的,也只有神明了),以及最后阿男电话里不知真假的在台北发财变成头家了。 平时媒体粉饰太平的报喜不报忧,让我们几乎忘了,其实世上多的是这些底层人民的人生多艰。

Lucius

首先可看度比想象中高(和其它Filmadrid选片相比…),其次主题出乎意料地传统。至少二三十年前的叙事怎么你们现在还拍得热火朝天,映前导演专门给电影节拍了个video介绍影片背景(还加入了不少必要性不大的剪辑),说台湾正处于剧变的时代…好吧。另外宗庙文化,虽说确实和乡下空间割舍不开吧,但实在是个偷懒的好东西,甚至连色彩概念都可以一并囊括了,毕竟它本身就气质浓厚,无需刻意做奇观便天然能给影片提色;另一方面它本质上就是老祖宗的传统玩意儿,怎么看都和湾湾非常热衷的“寻根”主题非常搭。比较有点意思的是片尾制作名单并不是单纯滚人名,而是一个个写到小广告或者海报上融入村景了,要是电影都这么干肯定观众会更晚离场

Chou Yi Wen

一拳打了商業周刊報導的那些,所謂「返鄉青年」的成功假象,也不著痕跡的描寫在村裡只能被稱作是某人兒子的身分困境,而不管是16mm的底片還是殘破不堪的大佛,在嗩吶猶疑和聳動的聲調下,有一種魔幻寫實的滄桑淒涼。

fatlipsoul

光看畫面就值了

你裝飾夢

魔幻的民俗場景與音樂畫面人物結合

Asyncoda

畫面真的很好看。但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台北失意的兒子,這樣類型的故事已經有點乏味了,當然這似乎是當地的現實寫照,但在喜翔於晚飯時拍桌大罵兒子時,我只想翻白眼「噢又來了!」。但故事透露出的魔幻風格我還是挺喜歡,兒子在巷子裡游移那一段特別美。

ivanjob2008

还是回到了宗俗与原生家庭的老问题上来

昆德拉密度美学

当爹的前脚骂走儿子,紧接着训斥老婆,后脚哄自己老娘,饭粒都喷出来。傍晚天光渐暗,好友迎着海风谈论前程。开生蚝壳,机车发动机的声音,空气中海腥味,连同胶片质感喜人。

王绛绿

有形无魂,除摄影外几无亮点,想看海岛风景,也捉襟见肘。就连南投口音都没嘉义听来顺耳。

书书同同

很喜欢,感同身受。在城里的想回村,在村里的想去城

路人甲先生

配乐太抢了

craigga

[4.0/5.0] ***s://***.facebook.***/shelookslikeayoungmonicavitti/photos/rpp.186895204761186/2965929973524348

末路狂花

導演想表達的太多了,擠在90分鐘裡就顯得敘事十分混亂且沒有重心,甚至最核心的阿吉的自我矛盾以及和父親的關係都沒講清楚,卻把大量鏡頭交給地方拜神習俗,配樂方面也是大量嗩吶大鼓,導致整個觀影過程非常沈重壓抑。題材並不差,但導演的功力還不及格。

记忆错觉

2020-476

Morning

两星半。当16mm这种外在的东西也成为一种特色的话,可见内容的不温不火,遇见大佛那场戏是技法的控制,但有时创作一旦亮了技巧,反而更让人掂量了轻重,我觉得放在这样一部风格的电影不合适,海边的画面很好看,好几处我想到了《长江图》,你看这些都是天然的东西,天然的海,天然的村落遇到了事情,天然的宗教,以及天然的胶片,这一切怎么用呢,海可以再想想。

焚紙樓

景粗物糙,卻反而造出一股符合劇情的生猛。好面子文化的觀察甚為淋漓。

臭蒜頭

忘了改看過標記,被驕傲海報詐騙的我,還以為臺灣人終於拍了一部鄉下題材的現實主義同志片,還是膠片拍攝,是我想太美了

momo

很喜欢用各种民俗串联情节推动故事,而且沿海靠天吃饭的人家,真的是对民俗的繁复和坚守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彻底内化在日常情境语境之中。以及结尾的电话虽然套路,但还是十分喜欢。但除此之外,片子好多情节没头没脑前后割裂,阿爸人物完全没有立起来,多次重复展现无意义的艰难在家挪动,之后就一下自己推着轮椅摘掉外支架出海自杀了?昆男的修坟和偷工减料也含糊带过,中前段还有一场没头没尾的黑夜啪啪啪。

bloom

过度装饰而遗憾内里单薄。

обломов

回不去的旧时代

电影院里的多多

不论出身农村还是城市,信仰怎样的宗教,有怎样的家庭,人生总是太过艰辛,所以才依依不舍。 林导也很和气散场以后一起聊了很久,完全是台湾电影的未来!#悉尼台湾电影节首映

豆友10501765

雖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但藍綠的海、灰墨的岸、血橙的月是台灣西南海岸的風景,與輦轎、煙花、燒火、三色棚的剪影⋯⋯民俗慶典,在牡蠣殼窸鏗瑯聲中,訴盡養蚵人家的三代男性心事。沒有什麼驚夢或自嘲的距離,16mm 的懷舊讓一切素淡或俗麗都濛濛得美。也彷彿一部片就濃縮了健康寫實到台灣新電影的影史痕跡。

米吐尔

这么好的环境和影像却拍不出故事和人物 浪费了

Lon

中山堂見證2019年台灣新電影未來

浪人麥特

近兩年華語片傑出的新銳佳作之一。食畢全片後,對於去年金馬皆無給予本片入圍席次的遭遇感到匪夷所思,要論導演初次執導長片的火侯、對於美學的概念,皆為上乘水準,更充斥著台灣新電影時期的那般狂妄卻又寫實的躁動感,與其拿《蚵豐村》與蔡明亮的《青少年哪吒》來相比,我覺得它更像是魏德聖的《海角七號》,人設與場景的草根性更具層次,遊子離鄉並紮根於異鄉,返鄉日面對自己最熟悉卻又陌生的歸根之地,城鄉之間的代溝之矛盾便呼之欲出,人都會因環境而改變變,歸根於誰?又是歸誰的根?因此而逐漸離散的還是親情;對我來說,《蚵豐村》表達的情感相對私人、亦是異鄉遊子們內心那條結痂的疤,摳去後,不會出血,卻留下了無法復原的痕。

一條魚佔滿了河

★★☆ 出走與歸來,兒子與父親,鄉村與都市,宗教與民俗,生離與死別,人禍與天災,一切符號化的表達背後,訴說的也無非只是活著之苦,若沒有一句“能夠留下的蚵仔最肥”點題,談苦毫無意義。膠片拍攝卻沒有膠片質感,畫面有時候粗糙得讓人以為是DV拍攝,有時又調色用力過猛;台詞收音也有問題,一時聽起來很悶,一時聽起來又如炸麥;配音塞太滿,海潮聲調得太響,民樂的宗教味過重且部分段落顯得吵鬧,最終,觀感落得紀實同時又過度修飾的分裂。

punkseed

同一时间线里镜头内外看到的是两种不同的故事...

朝阳区妻夫木聪

侯孝贤的乡土,杨德昌的出走,李安的父子关系,哪里都学一点,融合得还行。胶片的颗粒感留下时代的注脚,一眼望去是看不到头的乡愁。

のり子

這部片ㄉ歷史定位就是——哦那部用16mm拍的學生片,END。 導演說他在鄉村蹲了一年寫出來的故事,結果卻把每個角色全都寫得像跑龍套般地平面...攝影的確撐起了這部片,卻救不回這套煽情又刻板的劇本

超大型巨人

一種介於魔幻寫實與台灣新電影時期等風格之間的相互摩擦,形成一股別樣且另類的台灣西南沿岸村莊紀實。青年返鄉─這類不管在任何藝術媒介都不顯得過時之主題,在結合著父子關係的從隱密到親近、傳統文化習俗的薰陶洗禮、迷茫迷惘的人生方向感等三線衝突下選擇妥協。社會的變遷,環境的迫害,以及最後那具聯想空間(前後呼應)的對話當中,皆賦予本作塗上一層難以名狀的悲愴淒涼感。

turnturn

下陷的身分和環境泥沼,刻板性別角色的枷鎖,期待著撬除艱難的肥美,是段有聽覺的影像詩

优游卒岁

电影拍得很粗糙,却很接地气,将台湾渔民的生活,家庭之间的关系,及其所面临的困境,都表现得生动有趣。

那朵椰菜花

大驚喜,竟然有一部國片讓我想到安哲跟處女之泉,2019(暫時)最佳國片

《蚵丰村》的相关资料

  《蚵豐村》是導演龍吟的首部長片作品,講述濱海漁村的故事,全片以16mm底片拍攝,除了呈現沿海漁塭的獨特美感,也試圖捕捉傳統村舍與寺廟信仰幽遠的在地氣息。一如台灣島本身雜揉多樣的海國特色,這部片邀請
切换深色外观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