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 -正片
手机扫一扫继续看
影片故事设定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主人公莉迪亚·塔尔(凯特·布兰切特饰)被视为现今在世最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之一,是EGOT大满贯得主,柏林爱乐乐团第一任女指挥。她是乐界传奇,无时无刻不追求完美与掌控力,在专业上拥有偏执的精神,耀眼的光环下亦充斥着对欲望与权力的追逐。距离一次重要交响乐录制仅有几天的时间,这将使她达到职业生涯的顶峰……
《塔尔》的评论
舌在足矣
一部以“大女主”音乐家为主角的电影能拍得如此干巴巴而毫无音乐性,且几乎没有任何对音乐或者艺术本身的讨论,导演Q&A说主角可以换成跨国公司高管或者其他任何权势人物那就不奇怪了。大量的留白也让影片对时下cancel culture的讨论不痛不痒。布兰切特和这几年的查斯坦一样,选角越来越同质化,迟早进死胡同
Jace
Cate現在的電影基本都是演她自己,這可以說是她的個人傳記片。 表演是可以的,但對于她來說沒難度可言,等於叫李嘉欣演美女一樣的難度,她什麼時候才能去嘗試脫離她本身氣質舒適圈的角色。
鲍勃粥
3.4/10 #NYFF 并未呈现复杂而是导致混乱不堪的人物形象,过度侧重于塔尔在多个女人间游走而很大程度上轻视了音乐本身的能量,也忽略了本可以更着重展示的“舞台上”的权力结构,而塔尔与多个女人的关系中却鲜少出现真正的情感碰撞,以至于在“人”的关系中所能看到的只有塔尔一人,她偶发的对外界的聆听(噪音/音乐)成为了一体两面的自我反省:成功亦或是梦魇。导演巧妙地借塔尔的少数群体身份来在大银幕上抨击身份政治与cancel culture,但姑且不谈这浮于表面的讨论,最后一段借助第三世界国家来进行“自我救赎”或“躲藏”的部分可以说是令人恶心,更凸显了全片美术上过于“干净”的问题:当然是“反古典”的(没有那些浮雕/实木/钟表),但本质上依旧是一种脱离现实脱离实际的“西方审美”,也就解释了电影中为何并未特意区别构建柏林与纽约。
VincentP
看到最后竟然是《蓝色茉莉》一样的“喜剧”,女版韦恩斯坦了。大魔王功力不一般,但是真的从头就开始用力演,每一秒都是设计好的眼神动作微表情,两个半小时下来真的很累,举重若轻一点会更好。
Joker Lee
色调冷静,交响乐的魅力,凯特好帅!这辈子能和凯特一起看电影也是无憾了。
拧发条鸟
伯恩斯坦才是真大师啊,谁说怪猎配乐就不如马勒第五交响曲呢2333
有生之年
又一个拿东南亚展现愚蠢、贫苦、不开化,艺术家被流放之地,和高贵的欧洲做对比的白人中心视角,结局一下子把人注意力从整个电影故事身上拉开
crystal53451
真是含沙射影地把男指挥做的所有坏事都放在了一个被性转的世界最顶尖乐团目前还不存在的常任女指挥/艺术总监上……最好笑的就是现实生活中,那些做过坏事的男音乐家们几乎都复出了,电影里最后发疯的还是女性,这个编剧是怎么回事啊!女性不发疯,就写不出剧本吗?这是19世纪的歌剧吗?还流行女性发疯,卧槽,这是21世纪的伪“女性”电影。叙事真的差,并不是叙事差就是一个好的文艺片的标志好吗……
novich
主演太强大,能用表情演技把未直接拍出的“水下冰山”暗示出来,是此片成功关键。至于背景,古典音乐依然是“精英等级象牙塔下藏污纳垢”的最好靶子,这点并无新意,很多细节梗上抓得蛮到位,应该是不少行内人士捋过脚本(连余隆都被提及),可惜这些只对乐迷有效。让乐迷感到暖心的是编剧对古典音乐尚抱有敬意,结尾以伯恩斯坦的解说,赋予这“玻璃球游戏”以意义,不至于沦入虚无。结尾讽刺得有点太狠了,但游戏助力交响乐团,倒的确是行业的一个趋势。
蓖麻籽
恕我直言,这座小金人是cate的。
.Pixar
可见女性为主,女性题材,取得成就的女性的故事在银幕上呈现的太少太少了,才会满篇都是“这就是性转的,男版的布拉布拉故事”浅显不自知还傲视群雄雌~如果简单的说是性转女强人故事则抹杀很多女性视角和属于女性心理变化的体验。塔尔典型的在男权势力下成长起来的女强,造成她这样男性化不自知甚至站队回到原有对立面也是这个大环境最后熏陶导致的。可见有毒的环境中会侵蚀每一个有空隙的心灵。这不仅是环境中的某个性别个人所能抵抗的,而是要改变环境,不然就是反复的不分性别的故事发生!女性还是要不停地占据权利中心创作女性故事,逃离有毒环境再努力改变吧
原味乱码圣母
前面半小时的专业术语我云里雾里,但渐入佳境…Kate的有些“女性化男凝”眼神我真的大呼过瘾
gia
凯特大魔王即将推出个人原声大碟«apartment for sale»
刹那。
我所看到这个女人最可爱的一面居然是她拉手风琴的一段
阿莫多瓦特了
一身黑色套装,措辞引经据典,永远不苟言笑,在乐团和社交圈中享有绝对的话语权,人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Maestro”,塔尔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她也以控制欲和洁癖精确地建构起与他人相处的边界。然而,随着一个学小提琴的年轻女孩进入乐团,表面的“完美”逐渐垮塌,社交媒体的攻击和家人的误解更是让她身心俱疲。遗憾的是,剧本在叙事节奏略为失衡,在刻画塔尔对于音乐的执念、她个人的感情生活以及由她的强势带来的问题上缺乏更为清晰的交代。凯特·布兰切特依旧演活了这个角色身上的偏执,熟练在英语与德语间切换,在指挥乐团时的肢体表现相当专业。细腻的声音设计也是叙事的一大利器,不仅精准地还原了一个音乐家的耳朵中的世界和对各类声音的感知,剧院彩排与演奏似乎令观众真正置身现场。
Q影誌
#venezia79 3.5 非常好同时也非常精英的题材和主题,处处透着不成熟的笨拙,又在你宽容心耗尽时灵光一现表明这其实还是一个可以鼓励的nice try。虽然大女主,但这不是女性主义电影,更多是借助同性对艺术与道德、艺术家的评价标准的讨论,迂回曲折的叙述了很久后结尾终于直截了当的说出观点,最后一场戏的设计畅快人心。从影像风格和语言组织来看,导演有精英主义嫌疑,不过我也不介意适当的抨击一下愚昧大众。凯特大魔王近些年愈发Gary Oldman,部部飙戏,不同的是,她的表演总是一半角色一半凯特,同质化严重,也许这不是她的问题,而是我们对强势的女人依然持有刻板印象。本片最喜欢的表演是开场访谈,最糟糕的是指挥戏,不过舞台上那惊世一摔真的帅气!
lll
大魔王有点儿帅疯了,已分不清角色和演员...
南辕北辞别多日
…唉,我,唉,凯特真的有种莫名魅力,电影前半段我完全“阿巴阿巴Lydia真美啊她笑起来好迷人她能不能泡我(这位观众你不对劲)”这个状态里不能自拔。角色对话引用太多专业领域的人名和声乐名词,听起来对于完全不了解这方面信息的人会稍微有点困难。最惨的是电影里她指挥乐队说德语时,电影节配的英意字幕就同时没了!我他…我听不懂!德语!淦!啊!结局戛然而止到大家都茫然了大概六七秒才意识到结束了,开始稀稀拉拉鼓掌。出来后听见其他国家观众夸她德语发音好。 Lydia是个并没有多复杂的角色,故事也不复杂,就是在讲述她之前的所作所为,这些被她埋下的定时炸弹,为她的当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非常模糊角色本身的性别,感觉这个角色做出来的事,换一个性别也成立,也因此失去了特别。更新一下,我个人细想后觉得这作品或许有些厌女。
白井黑子阿尼娅
假设那0.1%的女性到达高位,她一样腐败。
fotoyulu
凯特布兰切特全场太帅了!德语发音很地道!所有的套装好看!剧情和人物关系略不清晰,但concert现场音效好棒!
亵渎电影
跟预告片气质完全不一样的电影,被预告片欺骗的很彻底。剧本很好,不过还是感觉时间还是不够用,叙事细节上点到即止的收尾方式倒也别有一番味道,但也在观感上牺牲了情绪张力。塔尔这个人物换成男性,大家可能会觉得再熟悉不过了,但当她的性别换成女性,这个人物就更加有趣了。有别于当下的女性角色的主流趋势,但又是另一种更大胆地尝试。
walkerja
“可以说是literally的女拳”。来之前被人宣传说女王这次雄起了!结果一看,其实是父权的故事发生在Heroin身上而已。其实说到底还是权力的压迫。 #威尼斯记
六一的仙女姐姐
看的首映没有英文字幕 所以看的不太明白。但是!凯特在现场陪我一起看的!!!我必须打五星!!
谢飞导演
这是一部看起来比较“费劲”的电影,女主的表演真是“出神入化”,值得获奖与夸赞,但是编导虚构的这位女强人在事业与道德之间的极端反差,以及许多不讲清来因去脉之非常规叙述,着实让人看得辛苦。在当今Me Too 运动席卷全球潮流中,反其道而行之,虚构出这么一位“大女子主义”劣迹者之悲剧,让我竟然联想到国内那个被判13年的劣迹艺人,职业和道德能够完全隔开吗?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终风且暴,中心是悼。她像暴君一样统治自己的工作和私生活,却活该被各式各样的噪音困扰。导演选择把性掠食者设定为女性非常高明,设定为喜欢女性的女性更是捏住了性别政治的七寸。权力上位者在哪里都能构建自己的殖民地,而这与性别性向没有任何关系。看完最大感想:艺术家果然都是碧池!
Xyzzy
“男人也是一种处境”
西楼尘
厕所挡板下的鞋跟搅动了乐团的晋升秩序,水泥台阶上的摔伤加速了大师从神坛跌落。把淤青说成受袭,将迫害说成勾引,借指挥棒肆意操弄他人前途,拿金王冠尽情反射自我贪欲。若看不到暗处的猘犬,河底的鳄鱼,待摔得鼻青脸肿时,才发觉你耳中的圣乐不过是他人的噪音,自以为是顾客,其实早已被命运挑选。
许多熊
凯特整个人会发光,讲德语和指挥和弹琴都有模有样。//大量音乐相关专有名词,首映场没英语字幕,还有德语part,看得我叫一个吭哧憋堵。但抛开这所有不谈,还是可以感受到主创的不成熟之处,很多跳接没有头绪,很多该出效果的搞笑的点没有到位,很像闲笔。借了人物色彩厚度的光,又有大魔王演技加成,实在不应是现在的完成度。
Planet_
#venezia79 全场观众鼓掌鼓到手肿(不是)结果从头到尾话筒都没有递给到导演和凯特本人。Tár 这个角色,为凯特而写,也只有她能驾驭。电影用拍摄精英男性的镜头语言描绘一个处在权力金字塔尖的同性恋指挥家,讲述她如何滥用职权,又如何跌落神坛。部分德语台词有翻译问题,不过结局仍让人觉得是神来之笔。
黑白灰
会穿西服的女人 帅起来 直男自愧不如
fay
俄国女孩就是那个小助理分享直播的人,俄国女孩进到乐团也是事先设计好的,是塔尔再次看到绿色高跟鞋后修改了评分,她才进入了乐团。那段恶意剪辑塔尔的视频是小助理拍的,教学课的段落里有一个全景镜头能看到小助理在后排举着手机拍摄,所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小助理去还钥匙时表现出的脆弱也是对塔尔的试探,在得知克里斯塔的死讯后塔尔的冷漠让小助理终于死了心,开启了报复…故事换个角度讲,这不就燃起来了,妥妥受气包逆袭反杀渣女的爽文情节啊~其实故事主题在那场教学课上就已经点明了,评价一个艺术家的艺术造诣到底要不要关联他(她)的道德水准、个人魅力、宗教、种族……?那些曾经塔尔觉得不该成为评判标准的标准,恰恰剥夺了她“大师”的头衔。
resonantbody
性别在此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看似是讽刺身份政治 其实是对男性社会所能引导人所展现出人性阴暗面的极大挑衅 为什么Lydia是一个hyper masculine的女性?为什么她在开头的采访否认性别玻璃天花板的存在?为什么她能在男性霸权的行业做到巅峰?我觉得这些问题无不和她内化了顺性别异性恋男性霸权中心的种种糟粕并且主动附和这种恶有关?如果女人没有主体性 那她是否能坐到权力最高位?我想到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女性人物 非常值得思考 女人的成功是否只有穿的像男人做的像男人想的像男人才能获得成功呢?非常有趣
水包酱
凯特演老白男越来越纯熟了
废话大王-
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没有那么枯燥,可能是大魔王的能力太强吧,很容易就把我带进故事了(或者电影的节奏太好了(不像越来越多的电影让我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不起也可能问题在我 电影不算难懂啊…讲权利和权力社会,讲家庭、性骚扰、潜规则、利用关系,讲性别平等的权利社会里爹味过重的女性,当然我知道是反讽。看到短评里说如果这些发生在男人身上是太平常的事件,发生在女人身上会显得很特别。说得很对,但是同时这句话好像也带有很重的刻板偏见 最喜欢故事的后半,明明一切都已经如同危楼一般,但是她还是挺起自负的胸膛不肯低头半分,包括最后现实生活沦为泡影一切重新开始也依旧是这样(虽然我知道去越南是呼应开头,但是个人觉得有点累赘 大魔王演技真的太神了(虽然今年奥斯卡我更希望影后给杨紫琼,但是无疑这两人是彼此最大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