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缺席 -正片
手机扫一扫继续看

自小时候父母离异,舞台演员远山卓便和父亲鲜有来往。某日突然得悉父亲患上认知障碍,而其现任妻子——当年抛妻弃子的引火线,却不知所踪。父子俩忽然多了相处的时光,多年来的空白终有机会被填补。然而父亲的记忆开始变得支离破碎,与现实日渐脱节;儿子越是尝试了解父亲,越是发现被填补的缺口,似乎只是另一个缺口的开端。倘若系铃人已对铃失去记忆,这个铃还能被解开吗?在国际影展崭露头角的导演近浦启与为是枝裕和多次掌镜的摄影师山崎裕携手带来新作,全片以35mm菲林拍摄,风格强烈,老戏骨藤龙也更凭借炉火纯青的演技荣获西班牙圣塞巴斯提昂国际电影节最佳主演奖。
《伟大的缺席》的评论

fayeChristina
本来想给3星的,但散场后导演的突然到来 签名,让人觉得导演的感情是足够真挚的。可惜的地方在于,无意义的定景镜头撑不起150 分钟的时长,另外悬疑叙事也让重心偏移。 #BJIFF 14th 第十八场 2024.4.27 于卢米埃长楹天街

包子包子
看完一直在想,片子的主旨是缺席,那到底的缺在哪里呢?第一次提到是阳二老头缺席了儿子的婚礼,他在阿西海默症加重的过程中去Tokyo见了儿子,儿媳,并且向媳妇道歉,没能出席他们的婚礼,第二次是提起来前妻,儿媳说前妻已在几年前过世,老头一直都没有跟前妻联系,甚至妻子死了都没去参加葬礼,现在的老婆之美是他此生的最爱,一起携手共度了30年,最后生病之后甚至忘记她,还向最爱怒吼,最后老婆跟他出去买东西,生病晕倒在地,他甚至都忘了她是谁,没去救她,自己一辈子研究的课题也关闭了,一辈子的辛苦工作化为乌有,家人也是,正如他自己在那位女教授的葬礼上说的那样,他一辈子都在缺席,也算是给自己致悼词了。

杨浦小囡
3.1分

颜落寒
3.5。又名「老爹得了认知症」。自以为是国王的男人与像海一样包容的女人。暧昧的记忆、迟缓的动作,语焉不详、乱序叙述。每当森山的声音念起那些诗句般美丽而哀伤的台词,总能让我觉得安心。

热情华夫饼
用类似推理片的结构来写阿尔兹海默症题材,由不断偏移、模糊的外部视角包裹,以多种媒介推进,然后再沉稳地将之层层打开,当一切悬念被揭晓,积压了两个小时的情绪也彻底爆发,给予一个充满缺憾的传统东亚男性知识分子的记忆以最复杂也是最真挚的注视,一个与遗忘对抗的堂吉诃德形象。藤龙也是伟大的演员。

Hugogo
碎片化的插叙彰显导演功力,对于父亲和儿子来说,两人在童年和老年互为缺席状态,滕龙也和森山未来的表演太精准了,无数次想到我和我老爹的关系。

Jo.
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还挺好,这么长实在有点意犹过劲

五月和七月
我的BJIFF 2024 第32场 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爱着,原来阿尔兹海默症是进入了平行世界

醉鬼盼安生
3.5 2024 sffilm 对导演强烈的企图心无感 包括很多冗长且重复的日记对白 有意的拖延片长 剧本逻辑上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人物塑造上非常格式化 以及剧中剧的艺术形式 非常无聊 但是很喜欢饰演父亲的演员 尤其是他那场逼着儿子原谅自己的戏 非常精彩 个人觉得冲他三星

汪金卫
【北京电影节展映】日本电影人最擅长,也是总能拍得细腻动人的家人羁绊主题剧情片。从儿子的视角以及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叙事,观众跟随这位三十年不曾回家的儿子重新审视抛妻弃子、固执己见的父亲形象,并重建父子关系,用一句“爸爸”和一条皮带完成与父亲的和解与释怀。像侦探那样,在阿兹海默父亲语焉不详、真假难辨的只言片语中,在父亲现在妻子的儿子和妹妹带有情绪的叙述里,在那30年前的日记本里抽丝剥茧寻找真相,拼凑出一位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最后数年的时光。那些30多年前的情书至今仍散发着浓浓的爱意,并由儿子传承转送给儿媳,感动人心。虽然为了真爱的初恋而抛妻弃子,但父亲还是无比在意儿子的工作和到访,即使患有阿兹海默也不忘记对儿媳释放温暖的善意和鼓励,让爱人离开自己去过属于自己的人生。导演惊喜空降映后,真诚感谢观众。

嘻嘻呵呵
SIFF26 三星半 一个半小时就可以了,没必要把所有画面都拍出来

神仙鱼
以失序碎片插入方式和悬疑手法表现阿尔茨海默的遗忘特性与暴力可怖,同时也是对缺席三十年的父子/家庭关系的填补及其背后因由的探寻。那场被迫“原谅”的戏挺有回味空间。

苏黎世的列车
偌大的巨幕厅寥寥数人,近似包场。安静的环境,安静的电影,一切都很安静,只剩下嘟嘟嘟的无线电,和海浪之上的信件。走出剧场,下起了小雨,路人说云雨带到了广州,一如此刻的思绪,从九州飘到了广州。【BJIFF·14th/Day 5/天幕/Scene 11】

小 斑
对家庭关系中缺席的探讨(形式上/精神上),主线是父亲的缺席,支线包含了爱情关系中的缺席;其他人觉得长,我倒觉得是在回收伏笔,哭惨了(老年痴呆暴露出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森山这部的style也太好看了 #北影节2024

ice
“今天是27号,星期六”这是电影里的台词,恰巧和现实中的今天叠映了,导演也是因为这个才惊喜出现的吧。3点的电影,1点半才决定去看,没想到还有导演映后交流环节,又叠加了巧合。 电影讲一个儿子和曾25年未见的父亲,在父亲患阿兹海默症后开始了解父亲的故事,没有任何抓马的场面,电影缓慢而平静的表达着关于亲情的隔阂,爱情的奥义,遗忘和救赎的理解。

Super Lucky
可能是过于男性视角了,女性角色都很典型东亚亚撒西的温柔贤妻良母女性,这种性别叙事当代已经过时了,观众的性别意识都已经觉醒了,看的时候代入不了,放在十年前还可以
我寺含光
有些氛围拍得很凄怆,但总体却让人觉得很虚伪。父亲在逐渐罹患阿兹海默的时候伤害了身边的人,并非是对于病患过于苛责,而是这样的伤害不应该因为是病人就被完全原谅。镜头实在是温情过头,每次展现父亲对继母的暴力之后又反复强调他多么“爱”她,难道所谓爱就能为伤害提供正当性吗?明明是继母不堪父亲的冷漠和残酷选择离开,叙事的节奏却像是继母负心抛弃了父亲一样。父亲沉沦在自以为的完美爱情里,而完全忽视家人的痛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越看越察觉到是男性视角的故事,哪有这么样呢,父爱如山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