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箱日记 -正片
手机扫一扫继续看
《黑箱日记》的评论
yoyotoyko
无力。恰巧在美国大选后赶上洛杉矶的最后一场,除了女性议题之外也深深relate了这种在政治环境下被裹挟的无力感。 警员A说“如果你跟我结婚的话我就替你作证。” 酒店doorman说“你真应该为那晚是我值班而感到高兴” 即便如此他们也已经是社会界定的“好男人”了,而如此强大勇敢的诗织失去了她的名字,成了“那个被强奸过的女孩“。 最震撼我的两幕,一个是最开始诗织找到当时送她的出租车司机并质问他到底听到她说了多少遍先放我下去,司机说大概三次吧,然后还是去选择听男人的声音;第二个是诗织在一个全女性的讲座上说“自从那件事发生之后我每次站出来发声都觉得自己是浑身赤裸,只有今天我觉得我身上披上了一条毯子”
宇宙超级大咕噜
特别感人的映后交流,女翻译哽咽的时刻太让人动容。(导演超nice,顺利拿到签名)
Xaviera
HKIFF14# 4.3看的亚洲首映,也正是事件发生的7年。全程握紧拳头看,从原本的想哭看到愤怒升起,直到“胜诉”二字的出现才松开了拳头,尽管胜诉的这个视频之前就已经看过很多次了。完全无法对这个过程和结果说好,也无法为调查员A和门卫的说法和“英雄行为”叫好,如果是真的好,在侵害未发生之前就应该被制止。因为真正的好,不应该是侵害发生后令受害者不得不扎进泥泞中终日面对苦况才还以“正义”,而是从刑罚和预防上就应该加强。从诗织的抗争里看到了一个女性,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勇敢,乐观,坚定和温柔,看的时候也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她是不是早已在新闻界更闪闪发光?没想到她本人会来,一如电影里的她一样,希望未来她遇到的只有好事。
桃桃林林
因为是记者的原因,整部纪录片都很清晰,有条理。其实她想讲的、传递的信息,影片中讲得都非常清晰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作为受害者的她,却要亲自执导这部影片,某种程度,其实这是她对抗那些痛苦记忆的方式。因为只有在工作的时候,她才可以短暂跳出受害者的身份,假装是个旁观者,这样也可以有短暂的时间远离痛苦。而当在片中,有几个瞬间,她必须重回当事人的身份时,你会发现,她仍会马上陷入痛苦中,并随之崩溃。总之,可以制作这部电影,对导演自己,是痛苦的,更是勇敢的,同时也是她在自我疗愈的一个过程。
木卫二
如这些年常见的总结归纳,伊藤诗织的能力、表达、才貌和内心调整能力,比犯罪者要强得多(如结尾她在台下“若无其事”地听着),假设是一套绝对公平竞争体系,不该是她谋职,而应位居对方之上(通过书与电影的发声,无一不在践行此事)。但真果如此,人还是会在一些不设防的时刻受害。一旦如此,如何消解受害者身份印记,以及对抗大众舆论的受害者刻板形象,就非常之难。诗织以记者本行身份(必须跳出对立身份),用英文表达(如谈到父母家庭心结),跳出“日本的框架”去行事——否则实难想象,不具备这些能力的,纵有声援,也很难去撞墙壁。结果并不完美,法律难达预期,但她已经坚持和战斗了这么久。可敬。
井户林檎
记录(录音摄像)是所有弱者的武器,日记(自我剖析)则是女性主义的武器,这种performative yet affirmative的内容是如此visceral、刺痛, “我成为’那个被强奸的女孩’六个月了”、“开始时25,如今已经33岁”,哭湿三张纸巾(怎么会有人从trigger warning that helped me a lot就开始哭啊……) 接电话时不停的日语谦辞感谢、细细的声音,这是伊藤诗织,流利的英文、臀部的滴滴声,这也是伊藤诗织。不断更新的遗嘱、醒来睁开,绚烂的樱花,I will survive。 (ps. 帮助她的调查员A和门卫,一个最早说出「你是5.50离开的,所以你记错了」的畜生话,后面还隐约想要占有她,一个迟来了四年。相对的,在女性集会上,“每次公开发言,我总是感到无助赤裸,但今天,我感觉我被温暖的毯子一层层包裹。“ (pps. 映后谈,诗织太有魅力了,风趣活泼,自信美丽!
朝阳区妻夫木聪
#48HKIFF# 基本上看到最后前后左右的女生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嗯,看到终于举起“胜诉”的结果的时候我都想哭,太不容易了。映后因为赶场没参加伊藤诗织的映后,但还是向她表示致敬,感谢她的坚持和付出。以及,看的时候在想,如果我们这边的一位女生的经历也跟她一样拍成纪录片的话,应该也很震撼吧。加油,大家都要勇敢地站出来说出来。
VicWallflower
#Sundance2024#4.5.同时作为幸存者与记录者,伊藤诗织作为“吹哨人”打开日本乃至东亚性别暴力问题的黑暗盒子,从决定记者会公开身份就开始的音频与影像记录,记者的敏感与使命让她一直走到了这里。因为主题的沉重与创伤,尽管她本人有超越常人的积极与乐观,本片的post-production依然用了四年之久,而再次与她一起回顾这段旅程,最让人动容还是在巨大黑暗中逐渐汇聚的支持的光芒,关于“me too"在亚洲的星星之火,时至今日无论环境如何,我依然想去相信发声的意义。她在映后说到,无论我们有怎样的经历,又或许困难的形式多么不同,一定要believe in your truth,想到Xianzi,Chained woman,感觉眼泪又要流下来。哪怕赌上一生,也希望可以把这样的声音传递下去,即便我们还不能看到黑暗的尽头在哪儿。
翻翻翻翻翻
播到安倍被刺杀的一幕大家集体鼓掌太好笑了
阿姨你好
#moma纽约首映 伊藤诗织看起来自信、开朗了许多,胜诉的判决让她更加有力量。看的过程中泪流满面,她遇到了太多困难,又克服了,经历了刑事不予立案,又起诉民事,民事一审-二审-终裁。最终也仅仅是获得了20万人民币的赔偿。但她从25岁到了33岁。她的案子让日本社会有所改变,但也没有根本改变。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这部电影,做出改变。映后QA我问她有什么想说的,她说希望大家都可以相信自己。站出来是她的选择,不站出来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不管怎样,都要相信自己。
雕刻时光
第8届平遥·首映。支持发声,需要发声,必须发声!(本来没票,结果在站台门口碰见伊藤,她给了我一张票,这就是平遥吗?)
野屿曦也
所有人都应该来看《黑箱日记》。 今夜是无与伦比的一场放映。从电影开始的第一秒就情不自禁流下眼泪,中途数次哭到失控,到现在我仍难以平复情绪。无法用言语形容和评价,现场所有的哭声和呜咽,欢呼与掌声,映后提问的女观众,哽咽落泪的女翻译。(安倍遇刺的画面出来时全场都心照不宣地爆发出热烈掌声也印象深刻) 伊藤诗织,她是我所遇见的最美好的人类之一。她的勇敢强大和坚韧,她的热情可爱与活力,她所做的一切,是会打动我影响我一生的力量。前几天把自己做的礼物亲手送给她,她超级开心地给了我强烈的情绪反馈,一直在说非常喜欢非常感谢,那时好像我生命中的某些地方被明媚的阳光温暖地照亮。用最大的声音呐喊出感谢她,衷心希望她今后幸福快乐。
Virgil
HKIFF48 DAY4 第三场@ IS|伊藤诗织见面场,thanks for speaking up and speaking out.
咸菜帮老大
怎麽評價這部電影?怎麽評價她?向老登們宣戰需要多堅强付出多少代價?無數次想到另一位我們的朋友。
seamouse
圣丹斯今天下午的北加州亚裔电影论坛上,没想到伊藤诗织也来了,说自己刚上映这部纪录片,可以自嘲为喜剧片,但制片人警告她不要这么说。她美丽的欢颜下,始终有着无法忘却的被性侵伤痛。而作为新闻人,拍摄一部关于自己案子的纪录片,也似乎违背新闻伦理。虽然2019年最终胜诉,但讽刺的是,那个性侵她的新闻界大佬、安倍晋三的密友山口敬之,根本就没社会性死亡。2022年安倍遇刺,发出第一则新闻的就是山口敬之。
綠蟹塔
Shiori是一個戰士。但她本可以不用是。
tapa_nama
诗织第一次跟调查员A见面时A开的“包养”玩笑就让我警铃大作,后来电话里A让诗织跟他结婚我实在忍不住爆粗口,镜头里的诗织身体僵硬但仍好言回答,这不是一种二次侵犯吗?还有那个愿意站出来作证的门卫,本来还感动他愿意出面,直到他说出“你应该高兴那晚是我值班”。如果真愿意出手那晚就应该直接阻止不省人事的诗织被拖进酒店不是吗?而不是在舆论明朗后愿意“承担风险实名发声”然后当英雄?还有想让诗织加入他们党派的安倍竞争对手,每个人都是这样,为了自己的私欲/利。一个性侵受害者还要经受多少伤害和攫取才能走到“胜诉”那一步? 散场后诗织跟每个排队的影迷对话签名合照拥抱,一直不停地在说“感谢你能来”。是我们要谢谢你,愿意把自己投入这场如绞肉机般旷日持久的战役中。 以及,拥抱真的可以传递力量,跟她拥抱时突然就红了眼眶。
走运抹茶
#HKIFF48 IS 虽然片子并不长,但观看时的时间尺度仿佛放置到了真实世界中,你和手记里的女孩一起度过了无数折磨的乌黑的白天夜晚,那些不愿看到樱花的日子。 映后导演说,其中那些喜剧性的轻盈时刻也是真实存在的,人生就是如此起落,我们如何都要面对呀。但轻盈的部分其实也并不好笑,那些笑出声的male也不因买了票来看这部就得到豁免,有男的问如果我碰到这种事无法站出来为你作证,你有什么建议吗?导演说,如果你心里有勇气你是一定不会作壁上观的,你也可能会遇到这种事哦。想说男的真是好有主体性哦。 让人最难受的部分其实是日本的社会习俗,或是规训,在那些专业性的严肃场合里,心里哭着仍要说是、要微笑、要附和着笑出声、体面地结束对话,像诗织试图自杀前对着镜头哭但还是在空隙挤出完满的笑,好心疼。